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好书速递

好书速递第八十一期

文化兴则国家兴    文化强则民族强

《好书速递》第八十一

2023107——1015日)

编辑:曹小芳     联系方式:钉钉

欢迎师生读者踊跃荐书!

 

 

 

 

 

  

 

1.西南联大文化课

2.和平天下

3.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4.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5.中华文明五千年

6.中国文化史(上中下)

7.中华文化密码

8.山河万朵:中国人文地脉(南方卷)

9.中国文化遗产田野案例报告

10.大学之道: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读本

11.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

 

 

 

好书速递1

【书名】西南联大文化课

【作者】冯友兰等   

【索书号】K203/5547

【出版者】天地出版社

【内容提要】

冯友兰(1895—1990),中国著名哲学家,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贞元六书》等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西南联大真是教育史上的传奇,西南联大只存在了八年时间,却培育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自由的教学风气塑造了西南联大的传奇。

西南联大成立之时,虽然物资短缺,没有教室、宿舍、办公大楼,但是大师云集。闻一多、朱自清、陈演恪、张荫麟、冯友兰等大师用他们富足的精神、自由的灵魂、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深厚的学识修养,为富有求知欲、好奇心的莘莘学子奉上了凝聚着自己心血的课程。

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套图书力图通过在西南联大担任过教授的15位大师的优质文章,从多个角度呈现西南联大通识课的面貌,并展现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以及朱自清、冯友兰、陈寅恪等诸位大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这些文章都是大师们在各自擅长领域所写下的,从中不但能看到大师们对于学问的认真,对于教育的坚持,还可以在这些文字后面看到大师们在时代剧变中始终屹立不倒的身影。

本书主题是“文化课”。书中收录了冯友兰、张荫麟、汤用彤、罗庸、雷海宗、吴晗、闻一多等七位先生的文章。本书从中西文化的比较入手,渐及中国历史文化、人文文化,最后通过对哲学与人生的讲解,形成了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文化的完整概述,展现了西南联大通识教育“以民族文化为主体,融汇古今、中西文化而重建现代中国文化”的特色和各位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

 

好书速递2

【书名】和平天下

【作者】寇北辰   

【索书号】K203/5371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寇北辰,男,著名管理学家、教育学家、经济学家、五行管理学创始人、中国本土化管理之父、财经名人、时评、财经评论家、环球国际问题专家。主要研究成果有国学与管理系列、百科知识在管理中的应用系列、三大思维模型在管理中应用、五行管理的三大模型等,出版了本土化管理学专著:《五行与管理》、《五行管理学-企业版》,在国内核心杂志上发表了诸多优秀的经济、管理、教育等方面的论文如《论中国本土化管理》、《民族企业“过客”现象探析》、《中国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赢得发展机遇必须修炼内功》《学习型组织》、《我国民族企业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等等。

中华“和”文化历经几千年,对于世界和平、国家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人与人和谐相处成为重要社会课题的形势下,本书通过“和”文化的系统研究,结合“和”与世界、国家、组织、家庭和个人五大管理水平的克生关系分析,阐明如何做到“五个不损害、五个有利于”,以形成维护“和”、促进“和”的健康生态。

本书共由六篇组成,即:和篇,世界篇,国家篇,组织篇,齐家篇,修身篇。

希望借此呼吁世界各国认清趋势,共同努力让人类因战争所遭受的生命财产损失不复存在,让社会矛盾摩擦大幅减少,共同维护国际市场新秩序,推动经济全球一体化,实现“一带一路”世界发展大格局。希望通过“和”文化的推广,使世界人民增进“以和为贵”的理念,加强尊重与合作,共同为世界更美好而努力。

 

好书速递3

【书名】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张立文    

【索书号】K203/5424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张立文,浙江温州龙湾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率先构建了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新人学理论体系;率先提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原理,构建了和合学理论体系。专著有《和合学》、《和合哲学论》、《传统学引论》、《新人学导论》(人道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上下)、《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李退溪思想研究》、《张立文文集》(38 辑)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 600 余篇

本书包括四个部分:新世纪、新治理,自己讲、讲自己,尚和合、求实践,新儒学、新人格。第一部分为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启了中国的世纪、人类的新世纪,为世界奉上中国的方案。第二部分为构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风格、气魄、神韵的和合学理论思维体系,以及自己讲、讲自己的中国理论思维话语体系,包括和实力的意蕴和建构、和实力与一带一路等。第三部分为尚和合的民族精神、时代价值,以及和合学的思维特性、文化内涵与实践。第四部分为文化创新与文化强国,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具有世界视野、人类意识的理想人格和追求真理的理想人才。

 

好书速递4

【书名】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作者】武斌    

【索书号】K203/5444

【出版者】南方出版传媒    广东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近些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史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方式。全球史观强调的是各民族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互动与融合,是文明的互鉴。所谓互鉴,就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取长补短,更以他人的眼光观照自己,认识自己。这样,就能分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也会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文明互鉴是认识历史文化的新角度,但文明互鉴本身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几乎可以从文明的原生时代开始,至少在欧亚大陆上,就有了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涓涓细流。比如在殷墟的考古文化中,就发现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痕迹,更不用说汉唐时代那种文化大交流、大融合了。从这种观点来看,源远流长的对外文化交流,不仅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创新发展、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之一,也是获得自身的世界性、获得在世界文明格局中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对于中华传统文明的认识,除了强调原生性、独创性之外,还要从世界文化的眼光,从文明互鉴的角度来解读。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以下简称《文明的力量》)一书,就提供了一个研究文明互鉴的历史样本。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华文明影响力的优秀普及读物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们曾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哪些贡献?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文化大国,我们还可以有哪些更为深远的影响?本书以全球视野来看中华文明,从“物种与物产”“技术发明”“典籍与教育”“思想与艺术”等方面发掘我们的文化基因,展示深厚的文化实力,探寻中华文明历久而弥新的生命力之源,塑造了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中华文明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这就是文明的力量。本书在人类文明的视角下,在经纬有方的框架上,在文明交流的细节中,在微历史的表达里,论述了中华民族以什么贡献于人类文明,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从而塑造了世界文化总体对话的中国形象。本书以时间为线,以文化交流为轴;是一部影响世界的中华文明的微型百科全书。

 

好书速递5

【书名】中华文明五千年

【作者】冯天瑜    

【索书号】K203/5537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冯天瑜,武汉大学专门史教授。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总编纂,湖北省历史学会第五届副会长。1942年生于湖北红安。1964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生物系;曾在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湖北大学思想文化史研究所任教,1994年任武汉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明清史及湖北地方史志教学与研究。近年侧重探讨中国文化近代转型、中日近代文化交互关系。著有《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人文论衡》《月华集》《张之洞评传》《辛亥武昌首义史》《千岁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商务印书馆2001年10月)、《新语探源》等。曾获中国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政府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198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8年至1999年,日本爱知大学中国学部任兼职教授;1998年至2001年,在日本讲学。2023年1月12日,冯天瑜教授因病不幸离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是全球悠久的文明,它以巨大的创造力书写出了令世界赞叹不已的人类传奇。《中华文明五千年》创新中国传统的叙事方式,以开阔的人文科学视野、博大精深的内容、浓郁的家国情怀、严谨优美的文笔,全景展现了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它史料丰富、例证翔实、叙述简洁、笔墨精湛,从远古到近代,把五千年跌宕起伏、五彩斑斓、精彩厚重、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美好而又深情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向世界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中国智慧。

《中华文明五千年》是传承中华文明传统、借鉴中国智慧、弘扬中华精神的优秀学术普及著作,它重理论、成系统而又多有史料的佐证,有描述、配百余幅彩色插图而又不乏精辟的警语,可以给我们温暖和力量。它可为普通读者领略中华文化精髓提供一个指引,通过它可以学习和掌握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对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也大有裨益。它是一部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整体形象的国民素养书,它让世人明知中华文明以独特的命运,延续至今的原因所在;同时明示读者唯有通过中华文明的道路,才能贴切理解现代的中国。透过中华文明的基因,可以预见生生不息的人类未来。

 

好书速递6

【书名】中国文化史(上中下)

【作者】柳诒徵  

【索书号】K203/5347、K203/5348、K203/5349

【出版者】江西教育出版社

【内容提要】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晚年号劬堂,江苏丹徒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民国时期历任南京高师、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等校教授及国史馆纂修、中研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柳诒徵与陈寅恪、陈垣齐名,时有“北陈南柳”之称。他桃李满天下,培育了张其昀、缪凤林、郑鹤声、向达、胡焕庸、刘损藜、陈训慈、茅以升、宗白华等一代英才。参与主编了《学衡》《史地学报》《史学杂志》《国风》《国学图书馆年刊》等众多有影响力的文化学术杂志,为我国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本书是柳诒徵阐述中国文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巅峰之作,自问世以来深受学界推崇,沾溉极广。该书视野辽远,察见敏锐,材料丰实,体大虑深。全书按时代顺序分为上古、中古、近世三编,每编分若干章,对我国历代典章、政治、教育、文化、社会、风俗、经济生活、物产建筑、图画雕刻等进行了系统清晰的述,其立论行文或援经史,或征诸子百家,或引中外学人谠论,援古证今,以今鉴古,史论结合,创见频出,启人深思,极有助于读者、研究者明了我国历史典章制度和文化风习的因革源流与得失,进而识得我中华民族数千年一体、凝聚发展、健行不息的主因与根本

 

好书速递7

【书名】中华文化密码

【作者】钟国兴    

【索书号】K203/5451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钟国兴,著名学者,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习时报社原总编辑,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专家成员。出版有《社会选择论》《重画世界——10种新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升级才能生存》《从〈第五项修炼〉到学习型政党》《带着问题学——裸面学习法》《找点:精准高效的做事方法》《链式学习法——学习型组织的六级台阶》《孔子是个好老师》等著作。研究领域涉及哲学、管理学、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发表文章数百篇。另外,发表有散文、诗词、歌词等作品。多所高校、党校兼职教授,多座城市顾问,举办讲座上千场。

在不同的民族那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逻辑,而这些逻辑背后又有信息的排列组合方式和表达方式上的基本规则,这就形成了不同民族自己的“密码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什么是中华文化的“密码本”?什么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糟粕和误区?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作者选择了零至九这十个最基本、最简单但也是最重要的数字,阐释其在中华文化中特定、丰富的含义,解析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所独有的思维方法,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中华文化精神的全新视角。

 

好书速递8

【书名】山河万朵:中国人文地脉(南方卷)

【作者】白郎    

【索书号】K203/5433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白郎,随笔作家,纳西族,1968年生,云南丽江人。现居成都,任《读城》杂志社副总编。2011年度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2015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重点项目《我从汉朝来》文本顾问兼策划。已出版专著《中国人文地脉》《白郎文学作品选集》《月亮是丽江的夜莺》《吾土丽江》等,主编《锦官城掌故》《火焰与柔情之地》《茫茫归途》等,与他人合编《四川纳西族与纳文化研究》《锦官城遗事》等。在《南方周末》《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文明》《中华遗产》《文学界》《西部》《四川文学》《青年作家》《中华读书报》等报刊上发表大量文章,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2005散文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1949—1999)》等各种选本。

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之上绝无尺规,毁坏大地就是毁坏我们自己,对中国的拯救最终将来自大地。今天,在钢筋水泥和马赛克的挤压下,人们心中的故乡之火正在大面积熄灭,希望本书能为读者唤回一片野云,让更多的人在日月临身的感恩中,亲近脚下的大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山河万朵——中国人文地脉》(北方卷、南方卷,白郎 著)是由区域文化随笔和珍稀图像构成的藏版读物,以历史叙事示现文化寻根,深度挖掘中国人文地脉的精髓 ,使读者足不出户而游走山河万朵,体味传统文化的深邃特质在广袤的怅惘和流逝中在综罗百代与广博细微之间中国那无比古老、硕大漫长的鲜活身影浮现在历史节点和经典细节中。这套书以风格化的图文之魅,密布乡愁,梳理了中华文化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十个区域——燕赵、齐鲁、西北、中原、三秦、吴越、湖湘、巴蜀、岭南、滇云。全书分北方卷、南方卷,内容包括十一部分:山河唤回昨日、燕赵慷慨悲歌地、齐鲁天下根、大西北白银时代、中原梦华录、秦中自古帝王乡、冷翡翠江南、湖湘满地红、巴蜀异端江山、岭南蓝调浪潮、云南众神之地。

《山河万朵》(南方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优美流畅的语言,描述了中国南方江南、湖湘、巴蜀、岭南、云南五大区域的历史地理文化,生动形象地演绎了中国南方秀美、灵动的文化特色。

 

好书速递9

【书名】中国文化遗产田野案例报告

【作者】彭兆荣    等著

【索书号】K203/5546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彭兆荣,1956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兼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特聘项目博士生指导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人与生物圈(M&B)中国委员会委员”,曾经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专家委员会参加“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缔约国政府间特别会议”,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草案》工作。主持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之一泉州南音”向联合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名录的项目工作。

本书以人类学田野作业为基本手段,对我国主要的、具有区域特点和族群特色的文明类型,包括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山地文明、海洋文明以及混合文明进行抽样调研,共由六个案例构成,分别是:

案例一:亚鲁王传承:苗族口头与记忆遗产田野调查报告

案例二:成吉思汗祭典:蒙古族传统祭祀仪式田野调查报告

案例三:山海之间:福建海洋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报告

案例四:阿细祭火:西南山地族群遗产田野调查报告

案例五:热贡唐卡: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田野调查报告

案例六:万里茶道:文化线路遗产与文明交流田野调查报告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六个代表性案例进行多点多时段的田野考察,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尤其注重在整体观指导下考察各族群(包括汉族、藏族、蒙古族、苗族、彝族等)的口头传统、仪式表述、身体技术等非文字文化表述关系。

 

好书速递10

【书名】大学之道: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读本

【作者】靳义亭

【索书号】K203/550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靳义亭,男,教授,博士,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穿越历史的烟云,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始终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在人类文明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放眼新时代,亿万中华儿女吸吮着悠悠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滋养,赓续深入骨髓的精神血脉,激扬深厚蓬勃的中国力量,以无比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昂首阔步。

该书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研究背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方法等;提炼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途径。

 

好书速递11

【书名】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

【作者】杨朝明   

【索书号】K203/5460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内容提要】

杨朝明,1962年出生,学者、儒学家、史学家。先后在曲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孔子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和《孔子研究》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理事。十届山东省政协委员。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委员。

对传统文化广泛涉猎并有不凡造诣,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中国思想文化等,侧重于儒学文献与儒家学术史研究。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多次应邀赴香港、台湾、韩国、欧洲等诸多国家和地区讲学。杨朝明教授主要从事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研究重点在于中国早期文明和儒家文献。先后主持承担三项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参加三项国家社科规划研究课题等。主要著作有《鲁国史》《儒家文化面面观》《鲁文化史》《周公事迹研究》《儒家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孔子事迹编年会按》《传统文化要论》《孔子弟子评传》《正本清源说孔子》《论语诠解》《孔子家语通解》《中华传统八德诠解》《儒学精神与中国梦》《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等20余部。

本书深刻指出,许多人在世界文明面前感到迷茫、在西方文明面前感到卑微,是因为缺少对自身文明符合历史真实的认知。作者对于如何更深入地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价值内涵和现实意义,以及真正理解“优秀的传统”进行了深入论述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