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读者协会

【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展示】在《活着》中,找到生命的韧性

“书润心田,自洽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伴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等奖获奖作品

 

在《活着》中,找到生命的韧性

 

那是一个寂静的夜晚,台灯的光晕洒在书桌上,我独自坐在房间里,手中捧着余华的《活着》。窗外的风轻轻吹过,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无声的孤独。正是在这样的夜晚,福贵的故事像一缕阳光,穿透了我内心的迷雾,让我在迷茫中看到了希望,在孤独中学会了坚韧。这本书不仅让我重新审视了生命的意义,更让我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的内心和解,在阅读中找到了自洽成长的力量。

刚进入专科时,我的世界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看不清前方的路,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身边的同学似乎都有自己的目标,有的早早规划了职业生涯,有的在社团中崭露头角,而我却像一只无头苍蝇,在迷茫中徘徊。每天的生活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自我的怀疑。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加入了创新创业社团。通过参加竞赛,我逐渐积累了一些小成就,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经历让我明白,打破信息差、找准自己的定位,是走出迷茫的第一步。

然而,挑战远不止这些。当我决定专升本时,我选择了独自租房备考。那段时间,我每天与书本为伴,一个人背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面对所有的孤独与压力。孤独像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而我像一叶孤舟,在波涛中寻找方向。正是在这段孤独的时光里,我遇见了《活着》。书中的福贵,经历了无数苦难,却依然选择坚强地活着。他的故事让我明白,生命的韧性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如何面对失去。

《活着》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徐福贵的一生。福贵,这个原本生活优渥的地主少爷,因嗜赌成性,瞬间失去了所有家产,命运的齿轮自此开始无情转动。他被抓去当壮丁,在枪林弹雨中死里逃生,归来时母亲已逝,女儿也因病成了哑巴。随后,生活的重击接踵而至,儿子有庆因给县长夫人献血被过度抽取致死,女儿凤霞难产离世,妻子家珍也因重病撒手人寰,女婿二喜意外身亡,最后连年幼的外孙苦根也未能幸免。这一系列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如汹涌的潮水,一次次将福贵推向绝望的深渊。福贵的故事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与他相比,我的迷茫和孤独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书中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在备考的日子里,每当我感到疲惫或想要放弃时,我就会想起福贵。他让我明白,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我走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最终成功上岸

福贵在失去所有亲人后,依然选择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继续生活。这种对生命的执着让我明白,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孤独中迷失自己。备考的日子里,我学会了享受独处的时光。每天清晨,我会在书桌前翻开书本,感受知识带来的充实感;夜晚,我会在台灯下写下一天的感悟,记录自己的成长。这种独处的时光,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与自己对话。

记得有一次,我在备考中遇到了瓶颈,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和无力。那天晚上,我再次翻开《活着》,读到福贵在失去儿子有庆后的那段描写。福贵没有崩溃,他只是默默地承受着,继续生活。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生命的韧性不在于你经历了多少苦难,而在于你如何在苦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那天之后,我重新调整了心态,将孤独转化为动力,将压力转化为成长的养分。

如今,我已经成功专升本,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回首那段孤独的备考时光,我感激《活着》带给我的力量。它让我明白,生命的韧性不在于你经历了多少苦难,而在于你如何面对这些苦难。阅读《活着》,不仅让我学会了坚持,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孤独相处。它让我明白,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在字里行间,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也找到了继续前行的勇气。

青春的路上,我们都会经历迷茫与孤独,但只要我们像福贵一样,选择坚强地活着,就一定能在苦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愿我们都能在阅读中汲取力量,在成长的道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正如福贵所说:“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活着》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盏照亮心灵的灯。它让我明白,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书籍中,我们可以找到心灵的滋养、熏陶和疗愈,可以在孤独中找到陪伴,在迷茫中找到方向。愿我们都能与书相伴,在阅读中提升认知,寻找力量和勇气,让书籍成为我们成长路上最忠实的朋友。

 

 

2024级旅游管理本科一班

刘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