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速递》第六期【民国才女萧红、林徽因作品】(11月26日—12月2日)
编辑:曹小芳 ,联系QQ:1615612282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荐书!
好书速递1
【书名】生死场
【作者】萧红著
【索书号】I246.7/5114
【出版者】京华出版社
【内容提要】
《生死场》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在《生死场》故事中,作者描述了一些女人在男权世界里卑微而无助的生活和死亡。
从文本的实际构成来看,事件的发生与演进则大半是在家庭的“平台”上——全书共分17章节,去掉极短的过渡性的两节,15章节中有11章节描写的是家庭中的故事。该作品的总体结构看似散漫,实则别有匠心在。贯穿全书的是三个家庭的变迁。开篇与收尾写二里半与麻面婆的家庭,“套”在结构第二层的是王婆与赵三的家庭,“套”在里面一层的,则是金枝家庭的故事。全篇首尾呼应,一层套着一层,在三个家庭的空间里演进着生与死的故事 。“生死场” 的“场”,既可以说就是那块灾难深重的黑土地,又是那块土地上一个个痛苦的家庭。
同名话剧《生死场》于1999年在北京上演;2004年在北京二度上演。
好书速递2
【书名】呼兰河传
【作者】萧红著
【索书号】I246.5/5104
【出版者】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文本中的“呼兰河”,它不是《呼兰府志》所记载的那条流动的呼兰河,而是一座在松花江和呼兰河北岸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小城。《呼兰河传》不像小说,它吸收诗、戏剧、散文的一些长处,甚至还具有电影化特征,可谓融汇各种文体艺术。《呼兰河传》通过戏剧艺术的讽刺批判、散文艺术的怀念倾诉、诗歌艺术的吟唱咏叹、电影艺术的影像书写这些陌生化叙述,使读者对呼兰河小城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国民惰性产生惊讶和好奇心。
好书速递3
【书名】小城三月
【作者】萧红著
【索书号】I246.7/5134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内容提要】
《小城三月》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作品写于1941年7月,发表于同年8月《时代文学》第1卷第2期。
《小城三月》讲述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对自由、幸福的向往与追求,以及最终被传统的宗法制度所吞噬、香消玉殒的故事。这是一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纯熟的作品,承袭了作者一贯的散文化笔调,以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将一个极其普通的爱情故事渲染得凄凉哀婉,穿过几十年的时光,带给人们强烈的震撼与反思。女主人公翠姨不想接受长辈给她安排的旧式婚姻,而是对“我”的堂哥哥产生了好感,可是这桩朦朦胧胧的恋爱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翠姨最终还是痛苦地死去,在她身后只留下没有来得及展开的恋爱。封建包办婚姻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制造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
好书速递4
【书名】萧红散文名篇(上)、(下)
【作者】萧红著
【索书号】I246.7/5109 I246.7/5110
【出版者】时代文艺出版社
【内容提要】
《萧红散文名篇》是2010年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誉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
萧红的一生是短暂的。她只活到31到,就在战乱中的香港,带着病痛和惊恐辞别了人世。萧红的创作,总是也并不很大。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加在一起,尚不足100万字,但却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风景线上,构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景。本书收集了:中秋节、烦扰的一日、破落之街、夏夜、蹲在斗车上、镀金的学说、饿、小六、三个无聊人等几十篇散文名篇。
好书速递5
【书名】萧红经典(上)、(下)
【作者】萧红著
【索书号】I216.2/5007 I216.2/5008
【出版者】京华出版社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收录了萧红最负盛誉的代表作品,包括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以及散文《夏夜》、《回忆鲁迅先生》等。
好书速递6
【书名】心若向阳,无畏伤悲
【作者】林徽因著
【索书号】I266/5284
【出版者】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内容提要】
《心若向阳,无畏悲伤》中,生得好、长得好、学得好、嫁得好、爱得好,“五好女性”林徽因完美得像一尊偶像,把其他同性映衬得平淡而局促。在人生的经营中,她付出了远超寻常女子的努力和勤奋,她享得福也受得苦。她确实是个锋芒毕露的女子,她的干脆利落、不留余地、不媚上、不逢迎从来不仅仅在“客厅”与社交场;她的嬉笑怒骂、悲欢离合更不仅仅是小女人式的惺惺作态。《心若向阳,无畏悲伤》讲述了她传奇浪漫的一生。本书收录了《“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情愿》、《仍然》、《莲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别丢掉》、《八月的忧愁》、《九十九度中》等散文作品。
好书速递7
【书名】中国建筑常识
【作者】林徽因著
【索书号】TU-86/5006
【出版者】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中国建筑常识》汇集20世纪才女建筑学家林徽因经典之作, 带你领略林徽因的建筑美学。全书精心收录了林徽因现存的建筑学方面的全部文章, 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 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等。
《中国建筑常识》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因其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清新凝练,将专业知识、美学思想熔铸于散文的讲述之中,既可以看作资深建筑学家的学术文章,也可以当成著名散文家有关建筑的优美篇章。书中亦附有专业图表,图文并茂,入之深而出之显,既可作为建筑研究者的参考书,亦可成为普通读者的入门读物。《中国建筑常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或许有些难度,涉及到诸多专业名词,但有手绘图示,易于明白,全书内含多张林徽因亲自手绘古建筑图,让人对她的敬业精神及才华肃然起敬。
好书速递8
【书名】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作者】林徽因著
【索书号】I216.2/5110
【出版者】时代文艺出版社
【内容提要】
300幅精致唯美插图与灵性诗文的完美结合! 林徽因成名作、代表作和经典作的璀璨荟萃!林徽因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不但在建筑方面卓有成就,在文学方面也是硕果累累。本书就是林徽因的经典文集,收录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翻译、书信等,极全面地展现出这位优秀女性的才华和魅力。林徽因的诗恬静、飘逸、清丽、婉约,富于智性之美,饱含着深沉的哲思,其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巨大,她对中国诗坛的影响一直绵延至今。其智慧灵动的诗文,动人的音乐美感,拥有超越时间的魅力。她的散文笔调从容明快,文情并茂,如行云流水,又如拂面的春风,名篇《窗子以外》在20世纪40年代还被朱自清选入《西南联大国文示范读本》,传诵一时。她的小说总共只有六篇,但大多充溢着社会关怀和机智的议论,已足够奠定其“京派”代表人物的地位,萧乾甚至称她是“京派的灵魂”。她虽然只有一部未完成的戏剧《梅真同他们》,却足以使美学大家朱光潜在读完第一幕就写下“林徽因女士的轻描淡写是闷热天气中的一剂清凉散”的赞语。她唯一的翻译之作《夜莺与玫瑰》更是以优美清新的文字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是有口皆碑的名篇。本书还尽可能地收集了她的书信,尽管远不完全,却也涵盖了她从留学时代直到晚年的大半生,让你邂逅一个更真实的林徽因。文中收录的几封英文信,可以看到林徽因的另一个侧面,受双文化教育长大的林徽因的完整的文化世界。这些致友人的书信的不但体现出她淡泊清寂的内心,还时时流露出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情愫,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
好书速递9
【书名】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作者】林徽因著
【索书号】I216.2/5098
【出版者】外文出版社
【内容提要】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是绝对可能的。
好书速递10
【书名】九十九度中
【作者】林徽因著
【索书号】I247.5/6846
【出版者】花城出版社
【内容提要】
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是早期运用现代派手法的名篇。作者选取北京夏季炎热的一天,以挑夫流动的脚步,将貌似互不往来的社会各阶层不同的生活场景连缀在一起。小说截取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片段,且让这些片段带着生活本身的空间广延性与时间连续性,展示了1930年代中国都市生活的样态,以其相当的整体性具备了现代中篇小说的格局,同时处处体现出悲悯的情感和对底层的人道主义关怀。
本书主要包括:悼志摩、惟其是脆嫩、山西通信、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窗子以外、蛛丝和梅花、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究竟怎么一回事、彼此、一片阳光、诗歌、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笑、激昂、情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