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好书速递

好书速递第三十七期

《好书速递》第三十七期【民俗文化  回味乡愁】

(2020年10月19日——10月25日)

编辑:曹小芳   联系方式:钉钉、QQ(1615612282)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荐书!

 

目录

 

乡村美学:基于陇东南乡俗的人类学调查及美学阐释

年味乡愁——上海滩民俗记趣

老西宁记忆

江苏口承文化资源研究

庐陵风俗

兰州民俗文化研究丛书:兰州民俗散论

 

好书速递1

【书名】乡村美学:基于陇东南乡俗的人类学调查及美学阐释

【作者】郭昭第  著

【索书号】K892.44/5006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乡村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农业、矿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和劳动力等方面的物质资源和劳动资源,是城市赖以发展的原动力。更重要的是,乡村还是人类最坚实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在其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获得喘息、宁静和超脱的机会。但乡村与城市二元对立与差别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明显导致了乡村与城市难以缝合的创伤和隔阂,使得乡村在保持着宁静、纯洁和纯真等优点的同时,也有着落后、愚昧和闭塞等致命缺陷;使得城市在保持着智力、交流、知识等优势的同时,也有着诸如吵闹、庸俗、伪善等致命的缺陷。乡村与城市的这种二元对立和差别发展至少在目前的中国,并未出现城市向乡村靠拢,倒是出现了乡村向城市靠拢和大面积迁移。

乡村与城市二元对立和极端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能是乡村与城市的两败俱伤,使得乡村更加荒凉、破落和衰败,城市更加嘈杂、拥挤和污染。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乡村与城市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使得城市的畸形膨胀甚或怪兽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量甚至无节制地“吸食”乡村的血液,包括大量廉价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水利水电资源等。这种违背大自然均衡发展规律、人为制造城乡二元对立和差别的发展模式和思维定式,必然人为地制造乡村医疗、教育、交通乃至生产效率的极其低下,以及未来发展的更加封闭、落后;也必然人为地制造城市医疗、教育、交通乃至劳动效率的最大化,以及未来发展的更加混乱、拥挤和污染。而且,乡村的荒凉、破落和衰败将最终使得城市未来发展由于缺乏可以继续用来“吸食”的农业、矿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和劳动力等资源而丧失发展的后劲,最终陷入停顿、瘫痪和衰败。老子早就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理想的未来社会绝对不是乡村的极度衰败与城市的极端繁荣,而是乡村与城市的均衡协调发展,使得人们生活于其间的环境既有着现代城市所具有工资待遇好、就业机会多、生活质量高的优势,又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现代城市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活紧张刻板;既拥有了乡村的清新空气、美丽景色和恬淡从容的生活方式,又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乡村的交通落后、教育医疗条件差、劳动效率极其低下等缺陷。人类社会和自然美景本应兼而有之。正如男人和女人互通才智一样,城市和乡村亦应如此。

提倡乡村美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片面张扬乡村美学,鼓吹所谓“月是故乡明”,以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的乡愁乃至乡土情结,并将其作为压倒城市美学的精神加以宣扬,而在于拯救尚未全面彰显出丰富乡情、温馨和魅力便迅速走向衰败乃至消亡的乡村这一人类最可靠的精神家园,以及文学艺术灵感的源泉,工业生产发展所必需的原材料来源,健康、财富、知识等一切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源泉,尤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理、安全需要获得最大满足的源泉,最大限度的促进乡村美学与城市美学乃至乡村与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

本书围绕基于物质器皿和生活用具的代表人类动物性最原始本能的衣食住行,基于诗书礼乐和精神认知的体现人类文明发展最本质课题的生老病死,以及基于四季运行和天地大道的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之最终归宿的春夏秋冬等方面的特殊生活方式,立足世界视域,用人类学方法系统记录和描述了陇东南乡村相关特殊生活方式及其民间表征,并联系相关文献,用美学方法分别系统发掘和阐释了陇东南乡村基于衣食住行的器物美学智慧、基于生老病死的礼乐美学智慧、基于春夏秋冬的生态美学乃至天地宇宙学智慧。对进一步认识包括陇东南在内的中国乡村美学,恢复对行将或业已衰败的乡村文化,促进乡村美学与城市美学以及乡村与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启示意义。

 

好书速递2

【书名】年味乡愁——上海滩民俗记趣

【作者】上海通志馆《上海滩》 杂志编辑部  著

【索书号】K892.45/5013

【出版者】上海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上海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据考古发现,早在约6000年前就有先民在上海地区生活、劳作。在之后的数千年历史中,上海人民不仅创造了许多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了许多优秀的精神财富和灿烂的文化,民俗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上海又是一个具有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城市精神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在170多年前开埠以后,就以开放的胸怀,接受和融合各种外来文化,形成了有着鲜明色彩的海派文化。

    上海是近代中国的缩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情指出,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这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尤其是距今42年前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后,上海更是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

1987年,《上海滩》杂志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创办以来,坚持“以介绍上海地方知识和各方面建设成就为己任”的办刊宗旨,坚持用说古道今的方式、生动具体的内容,致力于“讲好上海故事,传播上海精彩”,“让世界了解上海,让全国了解上海,让阿拉了解上海”。创刊31年来,《上海滩》已持续出版380多期,发表文章近3000万字,图片2万多张。其中不乏名家名作、鲜活史料,以及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年味乡愁——上海滩民俗记趣》是“《上海滩》丛书”中的一种,所收录的文章挖掘和记述了上海地区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内容涉及旧时上海的新春年俗、城乡地区不同的婚嫁风俗及其演变,以及清明祭祀、端午品五黄、七夕祈子、立夏吃蛋与称人、中秋拜月等各种节气习俗,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上海风俗画卷。这些文章蕴含着淡淡的乡愁,能使广大读者了解上海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而在当今已渐渐消逝远去的民俗文化,理解节日风俗的由来和内涵,以利于弘扬传统民俗,重建乡土记忆。

 

好书速递3

【书名】老西宁记忆

【作者】贾文清  著

【索书号】K892.44/5004

【出版者】青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无论是《东京梦华录》,还是《梦粱录》,还是更多表现乡愁的作品,无不说明乡愁在空间和时间的两个维度中萌发和升华,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错位就不会产生乡愁。相对来讲,文学作品更便于直接形象地抒发乡愁情感。余光中的《乡愁》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这头、那头”“外头、里头”是相对的两个遥远、可望而不可即的空间,而“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就是不可返回和共时的沧桑岁月。短短的几行诗句,就把弥漫在二元对立时空中的乡愁情绪表达得无以复加,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如果说古代都市文化在漫长的时光里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巨变而留给人们乡愁的话,而现代以来,都市及其文化的变化不仅速度快,而且原因复杂,有政治的、科技的,还有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全球化的趋势,往往在几十年间就可以使都市风貌今昔迥异。同样给人以文化缺憾的情感记忆,引起人们的乡愁乃至乡愁书写。

西宁自西汉时建西平亭始,尤其是东汉时建西平郡城以来,历时2000余年兴衰,传统样式基本不变。而在元明清的700余年的长时段里,西宁建筑面积虽然逐渐扩大,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没有太多的变化。比如西宁方言,根据文献考察,除了因时增删部分词汇之外,从发音到语序、惯用语,都非常稳定地传承了下来,甚至到20世纪后期,也没有什么突变。还有岁时节令、人生仪礼、社会信仰、口承文艺,以及衣食住行商贸等物质民俗等等,也是数百年一以贯之,从而形成了西宁自己的高原古城民俗文化特色。

但是在近几十年来,西宁古城在时代发展的大潮流中,可谓日新月异。特别是传统的物质民俗文化几乎被现代物质形式所覆盖,西装、休闲服、皮鞋等彻底取代了传统的布衫、棉袄、布鞋等服饰。汽车、摩托车彻底取代了古朴的马车、骄子、驴骡甚至后来的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电话、手机、网络完全取代了几千年来的书信写作以及串门传达信息的方式,遍地水泥筑起的高楼大厦完全遮蔽了传统的土木小楼和四合院瓦房,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虽然一般来说,物质形式是易变的,精神内涵是不易更替的,但是在强大的主流文化导向和现代科技文化扫荡下,精神民俗也往往不得不变。比如传统的街头曲艺演唱早就见不到了,饭馆里被称为“西宁拉面”的兰州拉面代替了本土的“拉条子”,郊区农民也能讲流利的普通话了,电视广播里说的西宁方言就跟演小品差不多,所有的婚礼都变成了不中不西乃至不伦不类的喜剧。至于传统的节令祭拜、宗教信仰大都淡出无痕。

这一切对老西宁人来说,总感觉到往日情景不再,难免有些怅然若失。和古人一样,一些本土文化人开始点点滴滴地记忆并写成文字,借以慰藉失落的愁绪,并试图使之得以传承。文清作为土生土长的女作家,在淳朴平实的老西宁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又作为铁路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在平凡岗位上任劳任怨工作。她做人低调而开朗坦诚,不随时尚流俗,不假华丽外装,却勤于读书笔耕,发表过相当数量的小说散文,鲁迅文学院曾为她召开过作品研讨会。在这个普遍崇尚膨胀的时代,她是一位与民俗文化特性相适应的文化女性,她的作品,朴素自然而文韵流畅。

《老西宁记忆》以散文的文学方式进行“深描”,注重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清晰结构,本书不仅较为完整地反映了西宁文化的整体框架,而且生动清晰地表现了日常生活的细微情节,如描写婚礼、生育、丧葬、节日时,通过细腻的描摹、细微的揭示、活泼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歌谣和具象的场景来形象再现,读来亲切自然。

 

好书速递4

【书名】江苏口承文化资源研究

【作者】孔庆茂  著

【索书号】K892.45/5011

【出版者】东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流传一是依靠文字,二是依靠语言,三是依靠实物。文字的固定性强,易于保存流传,在文化传播上有重要作用。但文字也有其局限,文字不是万能的。有许多文化不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现的,下层百姓口头所说的话、唱的歌,都是以口语的方式表达传播并流传下去的。

口承文化是文化的最初传播方式,口头传承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的。有许多文化特别是生活经验、宗教体验、神话传说等,都是在人际之间、代际之间口头流传的。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是所有文学的源头。后来虽然有了书面文字的文学和以文学创作为主的作家,但口头创作与传承仍是文化的重要方面。在文字不太发达的时代,或者在社会的下层百姓,使用文字能力有限,或者条件不允许,传播方式也仍是以口头为主的。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发展,有很多优美的经典的以文字为载体的作品,同时还有不计其数的口头作品。

即便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也并不是一元代的文字载体的。今天,我们仍然有许多流传于口头与手机上的“段子”,有茶余饭后道听途说的各种“传说”与“小道消息”,这些虽然不是“官方”的或“权威”的,但却是很有趣味,且能引起人们兴趣。

古人的这些“段子”“传说”“小道消息”,有一部分仍然流行于今天的口头,有一部分被文字记载下来。我们可以借助古代的这些“非主流”的文化形态,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我们的文化面貌。口承与书面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影响。古代的许多口承资源,除了一部分尚流传于我们口头的之外,还有一部分被文字记载了下来。在研究现在的口承文化资源的同时,我们也要将其与书面文字材料进行对照与比较,这样才能凸显口承文化资源的特点与价值。

江苏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文化,特别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形式的口承文化资源,从公元前12世纪秦伯建勾吴国起,就有许多历史传说,后来的吴国作为春秋时期一个大国,在历史上起到过重要作用。江苏苏北在战国属于楚国,秦末刘邦、项羽起义,皆在江苏,秦汉时代起,江苏就有了高度发达的文化。

本书主要从口承文化角度,探讨江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内涵以及保护问题。本书主要从口承文化资源出发,通过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对比,考证探讨它的发展与演变,从理论上,从口承的角度,对于今天的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挖掘这些资源,提出对这部分遗产保护的一些看法。

 

好书速递5

【书名】庐陵风俗

【作者】李柳生  著

【索书号】K892.45/5014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这些文化都带有鲜明的地方性格和特质,是特有的精神文化象征。对于其他地域的人们来说,它们是该地独具魅力的标志,引人神往,得到敬重。正是这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的共同繁荣才使人们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和谐相处、同舟共济。

因此,我们要去了解各地的文化内涵,走近此地的精神核心,去发现其特殊,尊重其信仰,传播其精髓,让逐渐模糊的历史记忆清晰起来,丰满起来,由此就变得尤为重要。

庐陵,今江西吉安市的古称,位于江西省中部,辖2101市,人口530.4万。吉安地域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披荆斩棘,生息繁衍。吉安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名士荟萃,文化发达,民风淳朴。从唐宋至明清,吉安科举进士近3000名,状元、榜眼、探花52位,曾经出现过“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的历史盛事。“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宋末三杰”之文天祥、《永乐大典》主纂解缙、宋代大文豪杨万里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先后诞生在这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底蕴浓厚的庐陵文化。

也就是在这片文风鼎盛的土地上,热情好客,纯真朴实的庐陵人通过勤劳的双手和卓越的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节庆、灯彩、饮食等民俗文化。它们与中华大地传统的风情民俗一脉相承,又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为中华文化宝库丰富了别样的内容。

民俗文化作为社会所创造的基础文化,它不仅内涵丰富,且形式多样,还富有教化意义。在民间,众多民俗文化常常融自然与社会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它们反映了一个地方、一个群体是怎样思考和生活的。《庐陵风俗》结合庐陵地区历史及人文环境,主要记述了日常节俗、人生礼俗、生产习俗、民间禁忌四大民风民俗的内容。在具体撰写过程中,作者李柳先生用了近十年时间,在工作之余走村串巷,访问了吉安乡间近百位年逾六旬甚或耄耋老人,从这些老人的回忆里,用镜头和笔尖摘取了值得我们去记录和珍藏,乃至传承的部分。

 

好书速递6

【书名】兰州民俗文化研究丛书:兰州民俗散论

【作者】邓明  著

【索书号】K892.44/5005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中,我们的先辈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它既是维系我们这个民族的情感因子,也是我们共同记忆的源泉,更是沟通昨天与今天的桥梁。民俗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民俗文化作为传统农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如何确保它在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这一新形势下顺利过渡和转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并继续发挥新的作用,这是我国文化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研究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希望民俗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进一步展示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悠久和丰富多彩,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兰州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域文化的摇篮之一。数千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兰州人,栉风沐雨,手胼足胝,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兰州文化。它以黄土高原和黄河两岸为生存发展所附丽的自然场和社会场,以丰富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物质成果为体现,以众多文献资料和质朴醇厚的民俗风情世代传承为延续,以共同心理素质、精神生活、情感好恶、行为规约、器用习俗为认知感和凝聚力,以对国家乃至世界的贡献为影响力,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伦理、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成为绚丽多彩的陇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大文化的多元构成之支脉。其中浸润着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与多民族文化而生成的兰州民俗民间文化,更是华夏文明、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兰州民俗文化研究丛书”是研究和整理兰州地区历史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或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的研究丛书。该丛书是对兰州民俗文化进行基础性研究的丛书。以民间口头文学(传说故事)、民间戏曲、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俗活动等民俗文化事象为主要内容,重点从各类民俗文化的渊源背景、地域分布、种类特点、文化意义、当代价值、传承保护以及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系统梳理,使之成为集研究、交流、阅读、宣传、推广等诸多作用为一体的文献类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