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好书速递

好书速递第四十六期

《好书速递》第四十期【沧海横流   方显英雄本色

2021年3月15—3月21日)

编辑:曹小芳   联系方式:钉钉、QQ(1615612282)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荐书!

 

 

目录

 

1.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2.百年潮精粹:伟人印记

3.隐蔽战线统帅周恩来

4.巴山蜀水“三线情”

5.卢作孚自述

6.熊雄在黄埔

7.蔚蓝梦——萨镇冰的传奇人生

 

好书速递1

【书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作者】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索书号】K827/5911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内容提要】

习近平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有过曲折的少年时代,有过奋斗的青年时代。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他在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都干过。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地区他都待过,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他都当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这些重要岗位的历练,这些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对他担当重任、继往开来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够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很大程度上来自他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由此而来的深邃理论思考。

梁家河7年知青岁月,无疑是他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还原那段历史,再现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历史地了解总书记的过去和现在,更加全面、历史地认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地位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基于这样的初衷,我们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对当年那些与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们进行面对面访谈。村民们、知青们谈起当年的故事,记忆依然那么清晰,回味起来依然那么幸福。他们述说的故事虽然发生在40多年前,珍贵的记忆虽然沉淀在流年岁月之中,但绝没有褪色。在梁家河村史馆和知青窑前,在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前,在至今仍然发挥效用的淤地坝前,在赵家河的知青林前,在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留下足迹的那些地方,倾听着总书记与人民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故事,倾听着总书记刻苦读书学习的故事,倾听着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人们的心灵会一次次受到冲击和震撼,一次次得到洗礼和升华。

 

好书速递2

【书名】百年潮精粹:伟人印记

【作者】百年潮杂志社  

【索书号】K827/5849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内容提要】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画卷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如同星辰,在历史的天空始终熠熠生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征程中作出巨大贡献,立下不朽功勋,像一座丰碑矗立在人民心中。他们的革命经历是一座丰富的宝库,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本书共收集31篇文章,耐读耐看。从中可以看到伟人坚定的信仰、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格,可以看到伟人博大的胸怀、坚韧的品格、朴素的作风,可以看到伟人深邃的思想、厚重的情感、非凡的气度。

细细阅读,可以走近伟人的内心,体味伟人的喜怒哀乐。毛泽东一生雄才大略、性格坚毅,可晚年却多次恸哭,自有事因缘由;周恩来思虑缜密、心细如发,在领导我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细节中可窥一斑;朱德作为人民军队的总司令,从红军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阅兵九次,为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呕心沥血;刘少奇在三年困难时期赴湖南农村调查,深入群众,推心置腹,了解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对纠正农村“左”的错误、确定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起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对北京地铁建设十分关心,从建设奠基到技术引进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并成为地铁试运行的第一批乘客;陈云长期担任党的高级领导,对自己的家人点滴小事都要求严格,成为共产党人家风的典范;胡耀邦在改革开放初期,掀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浪潮,开启平反冤假错案的闸门;习仲勋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也是一位情感丰富的丈夫和慈祥的父亲,他的妻子和子女生动地叙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领导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中国人民得到幸福,献出毕生的精力,作出最大的牺牲。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得到了人民的崇敬,永远值得怀念。

崇敬英雄的民族是智慧的民族,是最有希望的民族。本书只是撷取伟人一生浩瀚革命事迹中的点滴,但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足以使人得到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启迪、心灵的升华。

 

好书速递3

【书名】隐蔽战线统帅周恩来

【作者】穆欣  

【索书号】K827/5875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内容提要】

徐向前曾指出:“我们的党史、军史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对情报工作反映不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既有公开战场的博弈,又有隐蔽战线的较量。公开战场和隐蔽战线相互结合,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奏响了中国革命的一曲曲凯歌。正如毛泽东指出的:要战胜敌人必须打两种战争,一种是公开战争,一种是隐蔽战争。隐蔽战争有战略进攻,派人打入敌人的内心;也有战略防御,保卫自己。要打败敌人须内外夹攻,所以两者都有同样的意义。

党的隐蔽战线随着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党的壮大而壮大。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危急关头,周恩来领导创建了党的第一个专门情报保卫机构——中央特科,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隐蔽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和业务骨干,为保卫党中央机关和领导人的安全作出了特殊贡献。艰苦卓绝的隐蔽战线造就了一大批无名英雄,这些凝聚成了隐蔽战线精神特质:胜而不骄,败而不馁,受气不叫,有苦不说,舍己救人,冒险犯难,埋头苦干。

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情报保卫工作的创始人和卓越领导者,是隐蔽战线的统帅,他为这项事业呕心沥血半个世纪。周恩来借鉴苏联建立“契卡”的经验,对中央特科规定了三项任务和一条原则:打进敌人内部获取情报、筹款、制裁叛徒;但搞侦察工作的专门手段,绝不许在党内进行。始终将中央特科置于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之下,使它成为党的战斗堡垒。

周恩来也是我党我军电讯工作的创始人,他直接领导李强研制成功党的第一套收发报机,培训出第一批报务员,建立起第一座无线电台。他还亲自编制了第一本密码。这在党的电讯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党的无限电通讯工作从此日益发展,还在上海建立了国际电台,同共产国际也通了报。

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才能、机警的才干,创建了我党的情报工作,在领导中央特科工作期间,经历过许多惊心动魄的斗争,在隐蔽战线的对敌斗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好书速递4

【书名】巴山蜀水“三线情”

【作者】王春才  

【索书号】K825.2/5182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王春才,江苏建湖县人。1935年生于苏州1952年建湖中学毕业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扬州工专(扬州大学前身)建筑专业,同年入川投身大西南建没,先后担任成都七八四厂基建科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国防工办、四川省国防工办基建规划处长,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规划二局局长,国家计委“三线”建设凋整办公室主任。著有《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三线”》一书,曾主编《中国“大三线”报告文学丛书》《“三线”建设铸丰碑》《中国“大三线”》《航程》等书。现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大型纪录片《大三线》总顾问。

产生过多少英雄豪杰、忠臣良将、文星诗仙的巴山蜀水,在艰难岁月里,彭总几乎踏遍巴山蜀水,献出他对祖国、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

《巴山蜀水三线情》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追寻历史的足迹,回顾了彭德怀元帅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在三线工作的往事。作者钩沉、搜集了彭总在艰难岁月里踏遍巴山蜀水,为线”建没而奔走的种种往事,凸显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

《巴山蜀水三线情》还回顾了三线建设的艰苦历程,歌颂了三线人可贵的奉献精神,以及三线企业转产后的勃勃生机。

 

好书速递5

【书名】卢作孚自述

【作者】卢作孚  

        文明国  编

【索书号】K825.38/5100

【出版者】安徽文艺出版社

【内容提要】

卢作孚,原名卢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公司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北碚之父抗战期间,他指挥宜昌大撤退,保存了整个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被历史学家评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他统一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逐出了长江上游使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万万不可忘记的人”。

卢作孚跨越了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都各有成就。他青年时提出教育救国并为之奋斗;自学成材后创建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普及文化和教育,并以重庆北碚为基地,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

卢作孚1893414日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幼年家境贫寒,辍学后自学成材,自己编著多本教材;1910年,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保路运动,投身辛亥革命。1914年,担任合川中学教师,之后任报纸编辑、主编、记者。1925年,创办民生公司,陆续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1938年秋,卢作孚领导民生公司组织指挥宜昌大撤退,挽救了抗战时期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1952年,在重庆服安眠药自尽。

 1938年秋宜昌沦陷前夕,卢作孚指挥宜昌大撤退,领导所创办的民生公司用自己的船只,经过40天的奋战,抢运了聚集在宜昌人员150万余人、物资100万余吨,为保存当时中国的政治实体、经济命脉以及教育文化事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他的民生公司有16艘船只被炸沉炸毁,69艘船舶被炸伤,117名员工壮烈牺牲,76名员工伤残。这次抢运被誉为中国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撤退运输中,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向四川运送了150万人,100万吨货物,其中抢运入川的学校有复旦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航空机械学校、中央陆军学校、国立戏剧学校等数十所。  

抢运军工以及其他工厂设备有兵工署22厂、23厂、24厂、25厂、金陵兵工厂、兵工署陕西厂、兵工署河南巩县分厂、兵工署河南汴州厂、湘桂兵工厂、南昌飞机厂、航委会无线电厂、航委会宜昌、安庆、扬州航空站、上海钢厂、大鑫钢铁厂、周恒顺机器厂、中福煤矿、大成纺织厂、武汉被服厂等等,这些工厂在重庆恢复生产,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军事工业基础。他们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军需物资,由民生船舶运往前线,大大地增强了我军的战斗力,有力地阻滞了日军的西进,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调动所有的水上运输工具,用10天的时间将被围困在比利时敦刻尔克的30余万盟军,从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中抢运回了英国。这次撤退被称为战争史上最大的撤退,即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依靠一个国家力量一个军事部门指挥完成。

宜昌大撤退则完全依靠的是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这样的撤退在中外战争史上只此一例。 

宜昌大撤退后,民生公司的船仍在抢运物资,付出了极大牺牲。整个抗战期间,民生公司的船只运送出川的军队共计270.5万人,武器弹药等30多万吨。卢作孚不顾危险,常常亲临现场。

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从1926年一条小火轮开始,到1950年已拥有客货轮船140多艘,独资或合资创建了70多个岸个企业和附属设施。公司总资产达到8.437亿,净资产达到2.915亿元。涉及到发电、自来水、造船、仓库码头、铁路、煤炭、水泥、陶瓷、印刷、出版、钢铁、机械、纺织、印染、食品、建筑、贸易、银行、保险等许多领域。开辟了数千公里的内河航线拓展了港澳和东南亚航线,最远的还到过印度和非洲。

卢作孚在重庆北碚期间的建设主要从三方面着手进行:一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包括整治环境卫生,拓宽道路,广植花草树木。据不完全统计,仅1927年到1935年,北碚有统计的植树量即达7万余株;二是大力兴办各种经济事业,先后投资和参与兴办北川铁路公司、天府煤矿公司、三峡染织厂、农村银行等;三是创办文化事业和社会公共事业,包括地方医院、图书馆、公共运动场、平民公园、各类民众学校等。1930年初,卢作孚把自己在北碚试验中的经验和思考写成题为《乡村建设》的长文,在重庆《嘉陵江报》上发表。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够看到的20世纪2030年代乡村改造运动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乡村建设”提法并对该问题进行系统阐述的文章。

卢作孚研究中心于1997414日在西南师范大学成立。研究中心的成员由西南师大相关院所及重庆市和北碚区有关单位的有志于卢作孚研究的专家学者组成。

卢作孚纪念馆位于重庆北碚区朝阳街道文星湾一巷1-33号,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呈三进三重殿四合院布局,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馆内以图片、文字、实物、影像展陈为手段,集中展现了卢作孚先生兴办教育、创办实业、抗日救国、启迪民智,推行乡村建设实验,为了救国强国之路而奋斗的爱国主义情怀。

 

好书速递6

【书名】熊雄在黄埔

【作者】辛增明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索书号】K825.2/5184

【出版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熊雄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革命家,是继周恩来同志之后,我党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杰出人物和著名的军队政治教育家,也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黄埔军校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英名和业绩,是与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工作紧紧连在一起的。

熊雄是从我们江西红土地上走出去的早期革命家,这是江西人民的骄傲;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对中国革命产生过重大影响。

熊雄同志在青少年时代就投身于革命,参加过辛亥革命、癸丑讨袁、护国护法运动,然而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他抛弃了优裕的上校军官生涯,赴法勤工俭学,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回国后,他受党中央安排,来到黄埔军校,从事政治教育工作,开创了军校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提出了“理论与实际打成一片”等一系列著名理论观点;他所教导培养的学生,有不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领导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帅。熊雄是黄埔军校历任政治部主任、副主任中,主持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为推动首次国共合作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当年在黄埔军校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周恩来总理在1959年时指示:“宣传黄埔要宣传熊雄。”

本书注重把熊雄的工作、事业放置于大的历史环境下来写。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一代,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的历史,对当时的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的背景、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等不清楚。本书注重从熊雄的政治思想、理论修养层面来剖析人物。熊雄除了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他还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坚定的无产阶级党性和灵活的对敌斗争策略,而这些,正是他在黄埔军校从事政治教育工作的“本钱”。本书注重让史实说话,有述有议,述有史实,议有依据。

 

好书速递7

【书名】蔚蓝梦——萨镇冰的传奇人生

【作者】史言志              

        福州闽都文化研究会  编

【索书号】K825.2/5187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内容提要】

萨镇冰 1859330日—1952410日),字鼎铭。祖籍山西代县,出生于福建福州,著名的色目人萨氏家族。中国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萨镇冰是中国海军史上卓越的海军将领,近代海军奠基人之一,担任过清朝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等重要军职,还曾代理过国务总理,担任过福建省省长。萨镇冰经历了前清、民国与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以毕生的精力投身于海军创建,谱写了中国海军史的开篇之作。同时,他一生扶贫济困,广造福祉,尤其热心家乡建设,同情和关心人民疾苦,生前享有隆声,死后享有美誉。   

史言志著的《蔚蓝梦:萨镇冰的传奇人生》以真实的历史资料为线索,以近现代中国几次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为背景,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手法,谱写了我国近代海军奠基人之一萨镇冰的传奇人生。作者饱蘸对国家民族复兴的深情,引导读者进行凝重而深刻的反思,探求中国海军发展之路,憧憬蔚蓝色的大国海军梦终将实现。

萨镇冰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主义者,一生白璧无瑕,“雁门世家爱论诗”。从小他就受先祖、元代爱国诗人萨都剌的影响,培育了中华大民族和谐共生的理念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传统的士大夫精神和英式贵族精神熏陶下,他成了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荣誉高于生命的“绅士”;中国优秀的大一统和圆融文化演化为他的政治信仰,“终生不打内战”,对内修和、对外示强是他坚守的政治原则。也因此,在辛亥革命中,他和张謇坚持反对帝制,踢出了漂亮的“临门一脚”,挽救了百万生灵,捍卫了大中华的国土完整。也因此,他甘为人梯,为中国海军的成长奠定基石。萨镇冰高瞻远瞩,预见到南海将是未来反帝的战场,从而拟定了捍卫南海的各种方略。他是全球共仰的中国英雄,美国议会曾向他发过致电,英国王室赠予他“圣乔治”勋章。

当前,福州正致力于新一轮的“造城”,不仅造新城,还要重塑城市精神。世界名城都托福于文化,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抒发爱国爱乡情怀,弘扬福州城市精神,是闽都文化学者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