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好书速递

好书速递第四十九期

《好书速递》第四十期【革命理想高于天   烈火燃烧的青春

2021年412—4月18日)

编辑:曹小芳   联系方式:钉钉、QQ(1615612282)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荐书!

 

 

 

目录

 

 

1.我们的青春

2.点赞青年英雄

3.井冈山精神

4.中央苏区军事史

5.红军简史与长征精神

6.延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好书速递1

【书名】我们的青春

【作者】 李文健   主编          

【索书号】E297.4/5009

【出版者】中国工人出版社  

【内容提要】

“没有黑板,就在门板上写字;没有粉笔,就把白土搓条晒干;没有凳子,就坐在地上听课;没有桌子,就以膝盖为桌;没有墨水,就把锅底灰、煤灰冲水使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红色文化传播系列”第二部《我们的青春》一书中有许多这样的细节,真实再现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们艰苦的求学岁月。

该系列图书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副教授李文健主编,该校新闻与传播专业二十余名研究生和部分高年级本科生参与文稿撰写工作,从前期策划到第二部定稿并出版历时近三年该系列图书的编写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课外实践项目,旨在充分挖掘党史上的青春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从革命先辈的事迹中汲取新时代青少年成长的养料。编写工作得到了院系两级的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教学改革理念。

李文健老师介绍说《我们的青春》是以1938年出版的《抗大动态》为线索支撑,通过广泛搜集资料来重现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学生的学习生活、革命事迹、爱国情怀等多方面内容,展现他们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和艰苦的学习环境中丰富自身科学知识,提升自身军事能力,塑造崇高政治理念,和奉献国家,奉献人民,奉献革命的“大我”精神。

抗大全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高军事学府,于1936年6月1日正式成立,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随即完成使命。抗大诞生于炮火纷飞的年代,是中国历史时期伟大的产物,在抗日战争中担负着培养新干部的任务,与此同时还承担着培养各地爱国青年的使命。它所在的驻地就是有着革命理想的青年圣地,吸引着大批有志青年来此学习,经过数月的培养,向各地战场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军事政治知识、德才兼备的将士。这使得抗大不仅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更对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着巨大作用。

抗大的前身是中国红军学校,该校于1931年由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创办,并于同年11月招收第一期学员,该校创办至第三期时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3年该校举办6期后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4年随红军出征。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为迎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到来,中共中央及时作出了“大规模培养干部”的战略决策,并于1936年6月在瓦窑堡创建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随中共中央迁至延安,并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这里的教育是抗战的教育,也是生活的、科学的教育,政治、军事、学习在抗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种综合性教育。抗大作为当时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中心地,其教学成果无疑是富有成效的。它所培养的革命战士壮大了人民军队的队伍,为中华民族解放战争补充了新鲜血液,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好书速递2

【书名】点赞青年英雄

【作者】 施索华   主编          

【索书号】K811/5293

【出版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施索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标兵人物,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施索华工作室主持人。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青年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更是青年英雄辈出。……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机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为此,编者选取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到的青年英雄和团队,以贴近青年、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和奋斗事迹,进而深入地挖掘支撑他们取得成就和成绩的精神动力,最终编著而成《点赞青年英雄》一书。

英雄的诞生,需要坚守。青年英雄是楷模,也是伟大的坚守者。他们坚守初心,坚守正气,坚守底线,用看似平常的坚守,创造了不平凡的辉煌,新时代青年向青年英雄学习,就要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做人多一些担当、少一点抱怨,做事多一些执著、少一点浮躁。

《点赞青年英雄》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青年英雄为主体,以精练的文字和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讲述了青年英雄的人生经历、丰功伟绩,揭示了对于新时代青年的深刻启示,以期成为广大青年学习青年英雄,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价值的读本。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牛顿、莱布尼茨、达尔文、爱因斯坦、贾谊、王勃,杨靖宇、赵一曼、江姐、陈树湘、邱少云、雷锋、黄继光、刘胡兰、王继才,以及嫦娥、神州、北斗团队都在青年时代就树立远大理想,不畏艰难,为推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出卓越贡献,甚至牺牲宝贵生命。

 

好书速递3

【书名】井冈山精神

【作者】 张泰城  主编     

【索书号】D648/5036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内容提要】

张泰城男,195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井冈山大学校长分别在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井冈山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1927年10月起至1930年2月止,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两年零四个月,但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开天辟地的探索。这些斗争和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伟大的革命孕育伟大的精神。在井冈山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和探索实践中孕育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伟大实践的精神结晶和价值体现,是无数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用鲜血和汗水浇灌的精神文明的硕果,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政治优势和传家宝。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

井冈山精神主要指坚定执著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和形成的,它以丰富深刻的历史底蕴、光辉卓绝的道德典范、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奠定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

在井冈山精神产生以后,伴随着革命的峥嵘岁月,这种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革命精神虽然因其产生的时代环境和任务不同,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和特色,但其基本内涵与井冈山精神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体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彻底革命的精神,即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灵魂的革命精神;二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是牺牲奉献的精神;四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此外,如自力更生精神、团结协作精神、顾全大局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廉洁自律精神等方面也在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所形成的革命精神中都有体现。

井冈山精神与其他各种优秀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整个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支撑和推动着独创性的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好书速递4

【书名】中央苏区军事史

【作者】 凌步机       

【索书号】E297.2/5002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凌步机,1948年生,江西都人。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赣州市红土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央苏区史研究已出版(含合著)的党史著作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中央苏区史》、《血铸赤国》、《中央苏区党的建设》、《红色赣州》、《岁岁重阳》、《邓小平在赣南》、《毛泽东与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画册》等38部。其中《中央苏区史》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邓小平在赣南》获江西省第七次优秀社科著作一等奖,与余伯流合作完成的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执政的历史经验》被评为优秀等级1996年获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建立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十年革命斗争史,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十年革命武装斗争史中央苏区斗争历史,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赣南、闽西农民武装暴动开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赣粤边、闽西南等地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结束,前后历时十年,大致经过奠基开创、初步形成、正式建立、鼎盛发展、最终丧失、游击战争六个历史阶段中央苏区十年武装斗争,伴随着中央苏区斗争所历经的六个历史阶段而展开,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十年地革命斗争历史全过程,波澜壮阔,曲折艰难。

《中央苏区军事史》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对中央苏区十年军事斗争各个历史阶段的情况和中央苏区革命武装力量的建立与发展、军事领导指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苏区战争动员工作的开展等方面的情况,作了详细、准确的记述对所涉及的部分重大历史问题,有许多新史料披露和新观点阐述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广大红军指战员在中共苏区军事斗争中所建树的丰功伟绩,热烈讴歌颂扬;对中央苏区十年军事斗争的重大历史意义和在中国革命、中国军事历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给予了精当的评述。

中央苏区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和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中国苏维埃共和国的党、政、军首脑机关都在这里。1931年11月,在中央苏区中心地区——江西瑞金,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领导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领导机关,都先后设在瑞金,因此中央苏区又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这片红土地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毛泽东同志关于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主要依托,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关于在农村根据地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关于红军建设和红军战略战术原则,关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等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都是在这里初步形成的。这片红土地是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摇篮。这片土地更是一片英雄的土地。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约有8.7万人,其中赣南籍子弟达5万余人。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由广大苏区军民共同创造的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执政为民、廉洁奉公、争创第一、无私奉献”为基本特征的苏区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好书速递5

【书名】红军简史与长征精神

【作者】张泰城   等著     

【索书号】E297.2/5007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张泰城,长期从事红色文化资源的教研工作,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转载。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主要学术兼职有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江西党史学会副会长、江西省井冈山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等,著有《井冈山的红色传说丛书》《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揽萃丛书》等。

该书既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比较系统地梳理了红军创建、发展以及历经艰难探索人民军队建立的过程,并将这段历史与长征精神结合起来,比较新颖;又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可以更好地教育当代青年认识党领导人民军队走过的光辉历程,更加热爱人民军队。

本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红军简史,主要梳理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革命军队至红军改编走向抗日战场这个时期内,这个光荣和伟大的军队是如何创建和初步发展起来的,又是如何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的过程中确立建军原则以及开辟中国独特的革命道路的;二是长征精神,主要就红军长征精神形成的历史基础、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长征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建设以及实现中国梦中的时代价值进行阐述。论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凝聚着我们党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卓绝奋斗的政治本色,凝聚着我们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特有优势,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体现。

自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第一次正式称为“红军”开始,中国红军就在土地革命战争的烈火中成长,在反“围剿”的拼搏中壮大,在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中锤炼。中国红军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10年,但它的出现扭转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它的战绩也引起了全世界的惊异和钦佩。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伟大、壮观、神奇的一页。不仅锻炼了我们伟大的党,锻造了我们伟大的军队,陶冶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而且还熔铸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升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在总结长征时,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长征精神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动力之源,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精神基础,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系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的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伟大的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好书速递6

【书名】延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赵耀宏         

【索书号】D648/5038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赵耀宏,男,19634月出生,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兼教学科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入库专家学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入库专家。从事党史党建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曾多次应邀给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分省区市、高校作报告。陕西省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延安陕甘宁根据地史研究会副会长。

2009年和2015年习近平同志两次来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都强调了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这部专著全面阐述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深刻阐发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既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又为当下深入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难得的参考读物。

本书理论分析深刻,史料翔实,研究深入,有独到见解,研究特色鲜明。

首先,从延安精神的本源研究入手,挖掘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

作者尊重历史,下了功夫,从历史文献中寻找革命精神源头。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史孕育了延安精神、延安文化,而延安精神又为党创造历史辉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文化自觉和自信的硕果。

作者从多个视角对此作了考察,认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和成熟,为延安精神形成提供了组织保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全面展开和走向成熟,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的确立,是延安精神形成的政治保证;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实践、革命熔炉的锻造,是延安精神形成的载体和平台;而陕甘宁边区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艰苦环境的磨练,则是延安精神生成的社会条件和客观环境。本书比较全方位地论述了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

     其次,比较深刻地解读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和特质。

作者对延安精神的内涵作了如下概括:延安精神是彻底的革命精神,是升华

了的民族精神,是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时代精神,是完整展示共产党人形象的群体精神。所以,延安精神具有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和人民性四大显著特征。

    第三,对延安精神的内容架构作了新的思考,有新的阐发。

    作者从六个维度概括了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一是从理想信念维度概括,延

安精神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从科学理性维度概括,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三是从伦理价值维度概括,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四是从实践意志维度概括,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五是从政治理念维度概括,延安精神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作风;六是从活力机制维度概括,延安精神具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这几个维度的分析,不但拓展了延安精神的内容,而且使之具有体系性。

    第四,比较深入地阐述了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

    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发扬延安精神谈了自己的思考,不乏真知灼见。

作者认为当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切实树立求真意识、法治意识、人民主体意识、反思意识、科学意识、担当意识等六种意识。

    赵耀宏同志长期在教学一线,既教书又著述,不仅讲课获得学员满意,而且研究有深度,不作泛泛之论,非常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