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好书速递

好书速递第五十二期

《好书速递》第五十二期【科学无国界  科学家有祖国

2021年524530日)

编辑:曹小芳   联系方式:钉钉、QQ(1615612282)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荐书!

 

 

目录

1. 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

2. 医者仁心:中国医学界院士口述访谈

3. 赤城:彭士禄图传

4. 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

5. 倪光南  大国匠“芯”

6. 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邵象华传

 

 

好书速递1

【书名】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

【作者】李洪文     

【索书号】K826.3/5009

【出版者】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内容提要】

他的事业“很小”,只是一粒稻米;

他的事业“很大”,大到可以让全人类受益;

他的功绩不仅仅在当代,还将被写进史册。

古有后稷教稼穑,今有隆平多产粮,当论稻黍种植苦,百姓饱腹赞稷王!周人以后稷为始祖,以稷为谷神。后稷传说是华夏农业生产的始祖,后被尊为“稷神”。而被全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无疑就是当代中国的“稷神”。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在华夏大地广泛种植后,1976年——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创造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的奇迹,而这很大部分的贡献来自杂交水稻。据统计,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口,袁隆平功不可没。杂交水稻已被40多个国家推广种植。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如果世界上杂交稻面积增加7500万公顷,每公顷按增产2000公斤计算,能多养活四五亿人口。

袁隆平获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他先后荣获了8项国际粮食大奖。2001219日,在庄严雄伟的北京人民大会堂,袁隆平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袁隆平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中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并于2007年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1999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将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命名为“袁隆平星”。2014年初,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名单,84岁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榜上有名……

曾在武汉大学的一场“袁隆平:我的中国梦”的讲座上,袁隆平手拿着扩音喇叭,站在武汉大学梅园操场的讲台上,大声地“喊”出了自己的两个“中国梦”:一是希望我们的水稻能长得很高很高,高到我们可以在水稻下乘凉;二是希望我们的杂交水稻能够被种到全世界,这样至少能多养活5亿人口……

 

好书速递2

【书名】医者仁心:中国医学界院士口述访谈

【作者】吴阶平  吴英恺  巴德年    等口述  

        周勍  张兴杰  舒阳  顾因明  访谈

【索书号】K826.2/5019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内容提要】

随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的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现状,一时成了社会的焦点。

本书按照国际口述史协会的访谈规则完成了部分院士的口述历史,在国内第一次用口述史方式完成这一颇具规模的访谈工程,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为科学家立传,为科学研究立言,为倡导科学精神立德。

2002年,中国医学界健在的“两院”院长共有40余位,我们先后接触、访问了37位,他们当时的年龄从6090多岁不等,在整个访问过程中,发现他们最大的共性有二:

其一,他们一致爱国。像首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胸部及心血管外科奠基人吴英恺,作为美国一家大医院的首位华裔外科主任,当全面抗战开始,他抛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国——冒险坐上装满弹药的船先到好望角,穿过纳粹深藏在大海里的潜艇防线,然后一路跋涉到印度,乘坐军用机飞越“死亡航线”驼峰线到重庆。临行前,美国的院长竭力挽留:“你留下了就可以接我的班了,……”吴英恺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更残酷,那里是我的国家。”

在访谈时,老人谈的多是在重庆如何医治伤兵和平民。都到了92岁高龄,吴院士仍坚持每周两次到医院看普通门诊。须知,吴院士在世界范围内,有30多种手术的首例都是由他实施的,他是一位“让院士们崇拜的院士”。

第二批像周同惠、王世真、薛社普、梁植权、吴阶平等院士,他们都是20多岁的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并从事着待遇优渥的研究工作。1949年,他们集体向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写信强烈要求回国。由于他们中不少人是从事核医学等前沿学科研究,一直拖到20世纪50年代才由周恩来斡旋,用朝鲜战争的美军战俘交换回到了国内。

第三批像吴旻、刘耕陶、巴德年、于德泉、朱晓东等院士,都是20世纪50年代后或是出国留学或是长时间在国外从事研究工作。

其二,他们这个群体的共同点是“鲑鱼返乡”式的决绝归国。鲑鱼嗅觉灵敏,能从800万升的海水中分辨出自家乡水的味道,一旦嗅到家乡水的味道,即刻就逆流而上数千里洄游返乡。那种壮行是真正的赴死舍生——成功返乡的鲑鱼比例只有千分之四,其目的就是回到祖先聚居的那片砾石滩孕育繁衍。而这些决绝归国的科学家们,心心念念的无外是:报效国家,服务同胞!

 

好书速递3

【书名】赤城:彭士禄图传

【作者】杨新英  熊继祖  编著   

【索书号】K826.16/5110

【出版者】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   广州出版社

【内容提要】

2017829日下午,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彭士禄,以全票通过的罕见成绩,荣获了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这一奖项授予了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彭士禄院士,许许多多曾与他一起工作战斗过的人都激动不已。当彭士禄女儿问他此笔奖金100万元港币该如何处理时,他立马说了两个“不要”:一是不要奖金,把它捐给组织,设立人才奖励基金;二是不要以他的名字命名奖励基金。彭老说:“此项荣誉和成绩不只属于我个人,它更属于核潜艇人,属于核电人,属于核事业人。核潜艇的研制成功,是全体参研人员共同奋斗、艰苦拼搏、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群体才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是共和国的脊梁!所以,这笔奖金应该奖励那些为核动力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高精尖人才……”

这就是彭士禄院士,本部图传的主人公,一位集老革命、大科学家、高级领导干部于一身的传奇人物。

他是——革命英烈澎湃的优秀儿子

——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

——首批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著名的核动力科学家

——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他一生淡泊名利,高风亮节,面对纯朴善良的老百姓,始终深深抱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独特情怀。

彭士禄,4岁成为孤儿,8岁被捕入狱,姓百家姓,穿百家衣,吃百家饭长大;他14岁参加革命,是东江纵队的小游击战士,是“世界核潜艇之父”里科弗访华时想见而未能如愿的中国核潜艇的“真神”。

彭士禄属牛,是核动力道路上的一头垦荒牛。

他说,他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

90多年前,彭士禄的父亲澎湃以“愿消天下苍生苦”“千家兴、万家好”为精神依归,以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终生理想,为了贫苦农民阶级的解放,他坚决背弃自己的阶级,烧掉自家的田契,把自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无产者。这一旷世之举感动并唤醒了农村劳苦大众,点燃了现代农民革命运动的星星之火,使之燎遍中国大地,成为中国革命特有的、毛泽东同志总结并领导全党取得胜利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前奏。

今日的彭士禄从烈士遗孤到杰出的中国核动力科学家,到捐献全部巨额奖金,历经风霜雨雪,践行“感恩、立志、报国、敬业、无私、奉献”理想信念,他坚韧不拔、勇攀高峰,铮铮铁骨绽花开,顶天立地迎彩霞。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赞颂墨梅不慕虚名、绽放清芬的品格,彰显的是澎湃先烈和彭士禄院士这对杰出父子的崇高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好书速递4

【书名】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

【作者】吕成冬  

【索书号】K826.16/5118

【出版者】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提要】

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到“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成果能够在短期内被全球科学家共享,可谓“科学无国界”。正因为如此,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催化作用,世界航空工业在20世纪上半叶由“螺旋桨时代”经过快速发展后进入“喷气推进时代”,并且一只脚已经踏入“航天时代”。

斗转星移,时代转换。钱学森顺应时代潮流,逐渐将学术兴趣转移至航空工程研究领域,进而以空气动力学为专攻方向,解决了世界航空科学领域中诸多具有挑战性的学术难题,逐渐从青年学者成长为世界科学家。与此同时,他以世界眼光和宽广胸怀,将研究范围逐步拓展到喷气推进、火箭助推器、原子能利用、工程科学、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领域,并且取得一个又一个学术成就,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登上世界科学之峰。

但与科学成就相比,更重要的是钱学森在他的求知岁月中经历了“科学自信”的觉醒过程。这种觉醒是对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技不如人固有观念的一种实践性回击。1955年钱学森归国前看望老师冯.卡门,当老师说出“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这句话时,钱学森激动极了,这是因为其二十年奋斗的目标终于实现,完成了“科学自信”的觉醒过程。在某种意义上,钱学森取得的科学成就是他作为一个中国科学家在世界科学舞台上“科学自信”的展示。

“科学家有祖国”在钱学森心中才是最重的。钱学森出生在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家庭,自幼便受到现代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且从小学至大学皆遇良师益友,树立起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他在国内求学期间思考“如何迎头赶上世界先进各国”的过程中,就树立起“科学救国”的宏伟抱负,而且在共产主义思想启蒙下形成朦胧初心:“要中国能得救,要世界能够大同,只有靠共产党。”正因如此,他在留美求学二十年间矢志不渝初心理想,一切努力均“以作他日祖国成立共产党政权时回来为国效劳”。

“他日归来”是钱学森早年求知岁月的初心理想。事实上,1955年美国通知钱学森取消限制他离开美国的禁令。如果他选择继续留在美国,无可厚非,或许仍可以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骄人成就。但他果断放弃留美机会,放弃美国优渥的物质生活,放弃所有身份和荣誉,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祖国。因此当钱学森回国前接受《洛杉矶时报》记者采访时,不无坚定地说:“当我回到祖国时,我将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是钱学森内心最强烈的愿望,也是一个留学海外二十年中国科学家的真实心声。

 

好书速递5

【书名】倪光南  大国匠“芯”

【作者】陈玉新     

【索书号】K826.16/5109

【出版者】华文出版社

【内容提要】

倪光南19398月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这里是有名的“院士乡”,截止到2017年底,这里已经走出了30位中国“两院”院士。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后,倪光南进入中科院计算所,开始了自己为国产技术发展奔波和操劳的一生。

倪光南是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联想集团唯一的总工程师,其主持研发的联想式汉字输入系统和联想微机,分别在1988年和1992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联想集团的名称也是来自倪光南主持研发的联想汉卡。

倪光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家,在他身上,有科研人员的孜孜不倦和笃定执著。他的孜孜不倦让他接连领军创造出联想式汉卡、联想微机、联想激光打印机和联想程控交换机以及诸多造就联想早期无数辉煌的IT产品,使联想公司从中关村的众多小企业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当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他的笃定执著让他为自主研发国产技术奔走半生。

为了能够让联想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他宛如堂吉诃德一样冲向风车,最终折了长矛、碎了旧盾。离开联想时的倪光南像是堂吉诃德一样,但他不需要别人搀扶,也并没有就此倒下去。

他并不是堂吉诃德,他追求一个只要努力去做就可以实现的梦,这个梦就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从操作系统到芯片,中国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在这两方面,倪光南和同事们进行过尝试,但没有取得全面成功。

大多数人在面对失败时会退缩,倪光南没有这样,但却发现大多数人面对核心技术研发的困难时都有些犹豫不决了。在这一阶段,倪光南开始将自己的角色从身先士卒的勇士转换成为摇旗呐喊的助推者,这并不是退缩,而是一种新的探索。他的呐喊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他对于未来技术发展的预判,更多来自他的亲身经历。他的人生经历恰恰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一无所有,到自主研发,从处处受限,到打破垄断。了解倪光南的人生经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信息技术产业过去的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

本书在介绍倪光南先生的人生经历之外,还整理了一系列倪光南先生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论述和观点。倪光南先生虽然年过古稀,但其真知灼见却依然切中时弊,对当前科技发展潮流的判断和分析,以及当前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问题都有独到见解。

 

好书速递6

【书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邵象华传

【作者】吴石忠  姜曦等  编著   

【索书号】K826.16/5111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邵象华(19132012),浙江杭州人。邵象华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冶金学家,冶金工程专家,中国近代钢铁冶金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3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化学工程学士;1934年入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主修冶金,1936年获一级荣誉冶金学士学位,1937年获冶金学硕士学位。他以敏捷的思维和前瞻性战略眼光,积极倡导和支持在我国开展氧气转炉炼钢、连铸、薄板坯连铸连轧、熔融还原技术等重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作为中国冶金界的科学技术顾问和咨询专家,在国家及行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和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决策中作出重要贡献。曾先后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钢铁组组员、冶金学科组副组长,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等。1998年获中国工程技术最高荣誉“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2006年获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

本书以翔实的史实和丰富的图片,详尽地记录了邵象华院士的求学经历、师承关系、科研活动、学术成就等,以及他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不懈奋斗的精神,向读者全方位地展现了这位优秀的中国钢铁冶金科学家的真实人生,有助于读者了解邵象华院士的科研世界,展现他的学术魅力。邵象华所处的时代,也正是我国钢铁冶金事业从弱到强、不断发展的时代,因此,本书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冶金工程发展的历史,反映了在那些不平凡的岁月里,中国钢铁冶金界奋斗、成长与进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