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好书速递

好书速递第五十八期

《好书速递》第五十八期【华夏最醇是家风——家训传家久 家风继世长

2021年927——930日)

编辑:曹小芳   联系方式:钉钉、QQ(1615612282)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荐书!

 

 

  录

 

孝经

颜氏家训译注

了凡四训

三秦家风

中华传世家训

红色家风

涵养好家风——党员的10堂主题党课

 

 

好书速递1

【书名】孝经

【作者】欧锋   编著  

【索书号】B823.1/5087

【出版者】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我国古代“十三经”之一,也是中国历代帝王注解最多的经典之一。不到1800字的《孝经》,是字数最少的一部儒家经典。

早在汉代,便已成为经学的入门参考读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尽体现在这部经典中,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齐家。《孝经》首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生活中人们应该遵循的准则。中华文化与时俱进,孝文化发展到今天也具有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

 

好书速递2

【书名】颜氏家训译注

【作者】刘开举   译注  

【索书号】B823.1/5065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内容提要】

《颜氏家训》被誉为中国家训之鼻祖,按照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观,讲述了一位长者对后世子孙的殷殷期待,被奉为家训的经典。

《颜氏家训》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博学大家颜之推。颜之推出生于士族官僚家族,世代以儒业立命。他自幼受家庭影响,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深受皇家赏识,他一生经历朝代更迭,四朝为官,自叹“三为亡国之人”。

《颜氏家训》总共二十篇,四万余字。颜之推在开篇《序致》中说明了自己写这本家训的目的,不在于著书立说、显扬声名,也不为授业传道、教化世人,而是因为已到迟暮之年,自觉随时可能驾鹤西去,故留下二十篇家训,以教化子孙,希望门风不坠。可见,颜之推写此书的初衷并非为了功名,完全是出自对子孙后人的拳拳之心。

此书篇幅虽短,但涉猎十分广泛,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丰富而传奇的一生所经历的林林总总,都能够在本书找到印证。从教导子孙后辈如何立身、养性、治家、为学,到如何低调谦逊为人处世,再到断字、识音、投壶、嬉戏……凡是作者觉得一个正常人生活中会遇到的事情,皆有所提及。书中记载的一些生活琐事,还原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对我们了解古代历史,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有非同一般的参考价值。比如书中大量记载了言谈、书信中的礼节称谓、南北地区的风俗习惯、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喜好等。

书中还有专门的篇章论述求学,对诸如《左传》《汉书》《文心雕龙》《说文解字》等诸多经典中的部分字句均有翔实的解释,且还涉及当时对天文知识的理解。这些内容对正史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是珍贵的佐证资料。

颜之推丰富的经历,非凡的智慧,使本书被奉为家教典范。清朝人王在《读书丛残》中说:“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

 

好书速递3

【书名】了凡四训

【作者】[明]袁了凡   著 

            胡国浩   注译  解析 

【索书号】B823.1/5078

【出版者】岳麓书社

内容提要】

袁了凡(1533——1606)浙江嘉善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世以行医为业。其父袁仁为当地名医,好读书,家中藏书多达两万余卷。袁了凡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其藏书大多交付了凡保管。因此,他得以博览群书,少时就显露出卓异之才。

了凡先生兄弟共五人,父亲亡故后,全家依靠母亲李氏辛苦维持。本来李氏打算让了凡学医养家,结果了凡因偶遇孔先生而走上了读书做官之路。万历十四年,他考中进士,曾担任宝坻知县。因政绩突出,被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他足智多谋,指挥战事得当;后因与主帅意见相左,退隐乡里,一心著书立说。

《了凡四训》中,了凡先生以第一人称口吻,讲述了自己改变命运的过程,综合自己毕生所学,以真实人物的亲身经历为依据,以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为基础,融通儒释道三家思想,旁及诸子百家,结合众多真实案例,来告诫世人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志者应当奋发向上,努力为善,积极改变命运。

《了凡四训》一书为了凡先生六十九岁时编订,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组成。他编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故初取名“训子文”。其中《立命之学》为了凡先生罢官后所作,此文基本上是了凡先生一生的自述,主要讲述了他的家世、求学经过、改命历程以及为官处事之法,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了凡四训》的总纲。

本书是一本家训,问世后很快就流传开来,风靡一时,在明清两代甚至民国,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书还走出国门,在东邻日本倍受推崇。日本著名企业家,两家世界五百强公司的缔造者稻盛和夫先生对本书赞誉有加。与通常企业管理者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同,稻盛和夫认为企业管理涵盖了生活态度、人生哲学、文化思想、道德伦理观等多种人格要素。在《活法》中,稻盛和夫就引用袁了凡的例子,来说明“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为一本四百多年前的小书,《了凡四训》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教,良好的家风家训是维持家族绵延兴旺的重要精神纽带。本书记录了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情感真挚动人。由浅入深,简洁明了而不失典雅宏深,能够满足各阶层人士需求,故长期受大众喜爱。
  • 此书原文虽只有一万余字,但内容丰富:汇通儒释道三家思想,旁及诸子百家、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于一体。可谓言简意长,耐人寻味,令人久读不厌。
  • 与一般著作不同,本书还是一部人生智慧之书,其中的观点大多是了凡先生亲身实践后所得。读者可将其当作一部行动指南,亲自检验、体悟其中道理。
  • 明清时期的程朱理学,一味拔高仁义道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了凡先生认为,只要用正当的手段谋求财富功名,并不妨碍德性的修养。而且,他认为提升道德水准与正当追求功名富贵,并不相矛盾。

本书所附录的《袁氏家训》,是袁了凡兄弟五人记载父母言传身教的回忆录,通过阅读将更有助于我们了解了凡先生思想的渊源脉络,很明显发现《了凡四训》与其有明显的承接关系,从而更好地学习立命自新之学。

 

好书速递4

【书名】三秦家风

【作者】黄娜   编著 

【索书号】B823.1/5080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内容提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家风的继承和传承。进入新时代,他多次强调,形成良好家风的重要性。他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影响并塑造着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

在历史厚重、星光璀璨的三秦大地上,文化传承向来具有良好的自觉性。家风的传承就是这一自觉性的真实体现。在关中、陕南、陕北,随意进入一户农家庭院,只要有心,都能发现一些极具文化图腾和文明寄托色彩的印记。“耕读传家”“知书好礼”“勤俭持家”,这些耳熟能详、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家训,经常被悬挂在出入门庭上最为显眼的位置,还有忠义关公、岳飞的挂画,也随处可见。与此有关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常被老人们拿来激励后辈。我们从小就是在良好的家风的熏陶和滋养下长大的,它帮助我们明白事理,助我们走向成熟。

《三秦家风》通过纵贯两千多年或生于三秦大地,或与三秦大地结缘,活跃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物故事,为我们讲读家风,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形成良好家风的重大意义。《三秦家风》讲述了从春秋到近代二十个以名人、家族或村寨为主要叙事单元的家风传承故事:尊师重教无出其右的燕一家两代三人合力续写《汉书》的班氏家族,不惜身死卫正道的李固,成就“四世三公”的四知先生,传承《颜氏家训》的军政全才颜真卿,心怀兼济天下之志的白居易,正气写“人”字的柳公权,言传身教的范仲淹,泽被后世的张载,清正立身的王恕,教育“三好”学生的御史秀才冯从吾,言道一身的帝师王杰,尸谏殉国的王鼎,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崇俭广惠的左宗棠,影响深远的《吕氏乡约》,代代相传的《沈氏家训》,风正行远的《黄氏家规》,公议定家规的岚杜氏,韩城党家村的家训传延……

家风是自觉的修为。无论是一生三次赴鲁、两次随师研学的还是“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的官二代李固,抑或暮夜却金的杨震,抑或不以贫贱为愧、能守道的颜真卿,抑或以清白自醒的范仲淹……他们或生于名门望族,或长于贫寒之家,或欣逢盛世,或生于乱世,或位列三公,或在乡施教,他们的境遇或相似,或天差地别。但是,他们都操守坚正,能自觉修为。他们身上无不体现着中华优秀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追求。他们以身垂范,化育传心于后人,自渡渡人,自觉觉他。

中华民族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历史文化的民族。作者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对家风传承的自觉从来没有中断过。家风是人进取的力量,家风是滋养人的活水。良好的家风影响子孙,影响乡里,塑造时代风尚。《三秦家风》的可贵之处,在于呈现了“师风传承、家风传承、乡风传承”的自觉。这样的自觉汇流成我们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好书速递5

【书名】中华传世家训

【作者】苏智恒   主编  

【索书号】B823.1/5054

【出版者】团结出版社

内容提要】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体现着家庭或家族的价值观。良好的家风,能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引领社会风气。古人讲“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这是说,一个人首先要在家庭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水平,进而才能在社会中成就一番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其中,“齐家”这一环节,正是联系“修身”与“治国”的纽带,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

中华民族对家庭治理和家庭教育的重视催生了“家训”这种富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文献。从古至今,我国历代传世家训数量众多,虽各有特定社会背景和著者个人色彩,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教养子弟提升个人修养,成为能够自立于世,进而有所建树的人。

中华传世家训承载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智慧和美德,对塑造子孙的个体人格、推而广之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家训的作者,多为历代贤士,他们家法严肃,高风笃行,可仰可师,其文辞读来,中华文明的生命和自信跃然纸上,对当下家风建设仍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编著此书,博采史籍,聚其要言,其内容共分帝王将相家训、慈母家训、名臣名儒家训三个部分,辅以注释、译文,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家训的要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中国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早已烙印在中国人的心灵,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这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全社会都重视家庭文明建设、锤炼个人品德、培养家庭美德,才能以家风清正带动政风清正,以家庭美德推动社会公德,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社会和谐推进国家昌盛。

 

好书速递6

【书名】红色家风

【作者】张天清   主编  

【索书号】B823.1/5077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内容提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国人历来讲求精忠报国,革命战争年代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都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体现着高尚的家国情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给子女的遗言,谆谆嘱托,殷殷希望,十分感人……《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作表率。

——2016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节选)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家风既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也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是中华民族血脉中奔腾不息的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要努力“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做好新时期家风建设。

《红色家风》立足于回溯革命历史,采用史料再现、文物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从领袖家书、英烈留声、遗物故事、革命家庭等四个角度,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人修齐治平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深刻理解红色家风的博大内涵。希望此书的出版能为家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好书速递7

【书名】涵养好家风——党员的10堂主题党课

【作者】张彦  沈丹   等著 

【索书号】B823.1/5082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问题:“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家规家训的经典名篇,以有温度、有深度的家规故事,生动讲述了立志、勤学、自律、诚信、勤俭、交友、慈孝、睦邻、清廉、家国10堂主题党课,回应了现实生活中现代家庭的慈孝不对等问题、干部的严于律己问题、以上率下问题、家族腐败问题、大学习大调研问题、诚信戒欺问题,突出以好家风培育子女好作风、塑造后人好品行的重要性。广大党员干部要立家规、正家风,将严以修身与以身作则相结合,将传承传统家规家训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将家庭内部倡导与社会外部规范相结合,学习好践行好家风建设这堂必修课。